2016年12月,离休40年的居继霆带着从银行取出的5万元现金,来到海南省农垦老干部服务中心三亚干休所的党支部办公室,请求党支部将这笔钱交到扶贫工作组,用来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。
由于坚持读书看报,年近九旬的居继霆关注到我国仍有不少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劳苦人们。“国家每个月给我8000多元工资,这些钱又不是我的命,但对于贫困人民来说,钱就是命,如果不交这个钱,我的心不安。”
居老夫妇有4个孩子,1个儿子,3个女儿。一开始,儿女们反对父亲的捐献决定,认为父亲苦了一辈子,应该把钱用来改善生活,安享晚年。老伴儿邢益鸾说,她起初也不支持居继霆。因为她和居继霆的身体都不好,自己患过重病,她想把这些钱攒下来,生病的时候不用增加儿女的负担。但不管如何反对,他们终是没有拗过居继霆。
在海南三亚的荔枝沟路,有一栋年久失修的小楼,总共80多平方米,虽没享受到沙滩海景,却也庭前花开,儿孙满堂,独有一份生活滋味。这是农场离休干部居继霆和老伴儿邢益鸾的家。一户居住在三亚的平凡人家。
居继霆生于1927年,是一位有着68年党龄的老党员。1976年在海南农垦系统离休后,定居三亚。今年4月份,当一张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开具的5万元大额党费收据送到他手中时,90岁的老人终于了却心愿。
“因为穷过,知道那是什么滋味。”每当看到新闻报道中有这么多人在贫困线上挣扎时,居继霆都忍不住回想起自己曾经穷困潦倒的岁月。
居继霆祖籍江苏宝应县,12岁时,父亲去世,留下病弱的母亲和兄弟5人,一家人从此失去依靠。居继霆在家中排行老三,父亲去世那年,15岁的大哥早早做了教书先生。
眼看着年幼的弟兄几个将要沦为乞丐,老母亲整日以泪洗面。“差点就带着老母亲讨饭去了!”回忆起往事,居老忍不住落泪。冬天,衣服破烂得不能御寒,终日食不果腹。
新四军路过他的家乡,看到他家的穷迫,含泪将年幼的居继霆带到了部队。后来,四弟和五弟也陆续从军。
居继霆说,他清楚地记得,五弟当时年龄太小,部队不肯收,后来五弟一直跟在部队后头,帮助勘察敌情。由于跑得快,人又机灵,12岁的五弟被破格留在部队做起了小侦查情报员。“那也是很危险的工作,经常去检查敌军的炮点在哪里,他一个小孩子却一直坚持着活了下来。”居继霆说,直到解放后,四弟、五弟分别被分配到江西和上海工作,后来和他一样,都成为离休干部。
“如果不是*********,我们弟兄几个真是要在街头要饭了。”居继霆说,中国*********给了他第二次生命。在部队的锤炼下,他更加认识到*********不仅是他的救命恩人,也是他的领路人。21岁那年,居继霆在部队班长的介绍下,光荣地加入了中国*********。